如何以更多精品力作奉献人民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4-03-06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地位作用,明确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绩?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本报推出专栏“建真言 谋良策”,呈现代表、委员的亮点建议、提案,为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
  加强演员规范管理  培育文化传播使者
  全球语境下,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员作为文化艺术的传播者,其业务水准、言行举止不仅关乎个人形象,也影响国家文化的国际认知。因此,应站位国家层面,加强演员规范管理。
  从国家层面施策,建立全面科学、精准动态的演员管理体系。构建演员职业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与动态评估体系,明确演员的权利与义务,规范职业行为,设立奖惩机制,确保有章可依;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演员信息数据库,实时更新演员动态信息,定期审核演员的资质和表现。管理部门除行使监督职能外,需要加强行业引导,定期审核演员资质和表现,建立反馈制度;引入市场化反馈机制,通过观众评价、票房数据、收视数据等,实时了解演员的市场表现和社会认可度;通过社交媒体分析、网络调查等,收集观众对演员的评价和期待,对综合评价高、社会反响好的优秀演员给予鼓励,并引导其积极参与中华文化传播。
  从管理主体切入,优化国有文艺院团、演艺经纪公司、工作室、行业协会等组织的演员管理职能。建议允许国有文艺院团探索与市场适度接轨的演员管理办法,切实增强国有文艺院团的演员管理权威,引领行业风向;建立演员管理动态联络机制、专题分享机制、激励惩罚机制,让管理主体更加下沉;加强和充实全国性行业组织和地方性行业协会的演员服务和管理职能,建立多主体、多层次、专门化的演员管理体系,让庞大的演员群体有组织可依、有主体所属。
  从保护创作出发,宽严并济,实施激励与约束机制并重的策略,保护艺术创作的热情与个性。推动演员信用评价制度,将艺德表现作为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实行演员信用评分管理,将各电视台、视频网站、演出机构、影视出品机构纳入到信用管理体系中来。
  从国际传播着力,推动演员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文化传播使者。鼓励演员学习中华文化礼仪,穿着中国元素服饰,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利用自身文化影响力宣传中华文化;建立海外演艺推广平台或机构,展示中国演员的才华和魅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文联主席杨俊:
  凝心聚力 打造新时代文艺精品
  文艺工作者只有以赤诚之心和热忱之爱,走进生活、走到现场,与百姓共情共鸣,才能推出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优秀作品。去年,湖北省文联组织15支文艺采风小分队赴全省各地开展“筑梦新时代”“建功先行区”“推动共同缔造”等主题的文艺采风创作活动,创作了一批接地气、受欢迎、立得住、留得下、具有荆楚特色的艺术精品。我自己的作品鄂派黄梅戏《妹娃要过河》,就是从地域出发、特色出发,从鄂西大地的百姓生活中、从利川民歌《龙船调》里获得的灵感。
  创新是文艺的活力所在,只有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创作推出充盈着浓郁中国味、深厚中华情、浩然民族魂的精品力作。我们的反腐题材黄梅戏《舞衣裳》,在创排之初就把现代观众的需求和黄梅戏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在讲好故事的同时深刻体现时代背景下的人性力量和中国文化力量。
  推动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是文艺工作者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也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为此,我建议,加大对文艺创作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原创文艺作品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侧重扶持反映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类作品。在全国范围内文艺人才聚集的城市开展试点,布局建设一批文艺创作基地,吸引国内外文艺人才进行创作与交流。
  加强高层次文艺人才培养。创建艺术特色培养机制,有效实施分类培养、重点跟踪的培养模式,优化艺术类专业人才评估体系,打造高层次领军人才。
  推动文艺与科技创新融合。推动文艺与科技深度融合,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创新文艺表现形式,拓宽文艺传播渠道。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全国性的文艺资源共享平台和版权交易平台,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作品展示、交流和交易平台,实时监测文艺市场的动态变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许宁:
  加强对中国歌剧的创作扶持和传播推广
  迄今为止,中国歌剧已走过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艺术成就巨大,社会影响深远。与欧美歌剧相比,中国歌剧虽然历史不长,但因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蕴含丰富的民族精神、反映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新时代文化高速发展,中国歌剧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各级财政对歌剧领域的投入增大,与此同时,国家及地方各级艺术基金也加大了对中国歌剧的扶持与推广力度。然而,中国歌剧的发展目前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包括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中国歌剧自我更新、自我变革;由于歌剧体量大,创作、排练、演出需要更多资金支持,大众对于新创歌剧的认知度不高,市场化运营困难;缺乏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导致创作缺少理论支撑,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歌剧青年艺术人才出现断层等。
  为推动中国歌剧事业健康蓬勃发展,首先,应重视中国歌剧普及教育,提高全民对中国歌剧的鉴赏力。一是建议教育部门在大、中、小学及其他各类学校中开设中国歌剧鉴赏专门课程,广泛开展歌剧进校园活动;二是建议各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中推广中国歌剧演出,开展相关知识讲座;三是建议在全社会大力推广小型歌剧创作演出,让中国歌剧走入寻常百姓家。
  其次,加大对中国歌剧的资金扶持力度,助力中国歌剧创作演出推广及中国歌剧人才培养。一是推动建设中国歌剧话语体系;二是专设歌剧演出基金;三是为具有一定成就的专业歌剧演员提供专门资金扶持;四是在高等艺术院校或者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中开设更多歌剧编剧、歌剧导演、歌剧作曲等相关专业。
  再次,各级宣传部门应借助媒体力量,加强对中国歌剧的宣传推广和知识普及。一是建议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优先推广中国歌剧相关信息;二是在各大卫视及相关主流媒体设置中国歌剧专题;三是请文艺评论界关注中国歌剧发展,加强歌剧艺术评论相关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艺术总监沈晨:
  组建“数字表演创演基地”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必须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更好地以先进适用技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塑文化生产传播方式,抢占文化创新发展的制高点。”文化和科技的创新深度融合,被赋予更重大的时代使命。
  在中国文艺舞台上,无论是当今前沿的沉浸式演艺、行走式戏剧、实景演出,还是经典的戏曲、话剧、歌剧表演,其创作、生产、呈现等环节本质上还是传统的制作流程,都属于“镜框式舞台”产品。而数字表演是冲破传统壁垒的有效方式,它将打破“镜框式舞台”三维空间的限制,打破戏剧“三一律”单一时间、单一空间、单一人物的设置,通过多重复杂的人物故事、人物情感、人物环境,带给观众更强烈的情感共鸣。
  数字表演将传统表演要素(演员、舞美、灯光、服装等)数字化,将传统生产流程(创意、编排、呈现、运营等)智能化,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深化高新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全新创制数字表演的原生作品,实现每一名观众都是创作者与表演者,时间和空间可以随时转换、重构和跳跃,每一场演出都在进行智能化迭代。
  数字表演可以有力促进我国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极大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中国的文化、思想、美学等辐射全球。为此,建议组建“数字表演创演基地”,集合国家艺术院团、理工类院校、艺术人文类院校及相关企业,并由艺术、技术、工程等领域顶尖人才共同组成复合型攻关团队,探索文化智能生产消费全流程模式。“数字表演创演基地”将根据完整试验性成果及原生作品的全程记录,提炼一套理论体系、确立一项生产标准、固定一个开发流程,以此交叉支撑智慧城市、社会治理、应急管理等相关领域,引领数字表演新生态,让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到全球各地。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
  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常态化、制度化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穿文艺事业发展的主导思想。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必须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我们开展精品文艺创作的必由之路和应有之义。为此,我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长效机制。十年来,各部门、各地方、各领域的文艺工作者在实践中形成了很多好的经验、做法与成果。上级主管部门可在深入调研各地做法的基础上,出台关于深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工作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从制度上对这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调配和机制保障,形成长效机制。
  二、进一步细化工作分类,做好服务保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内容丰富、门类多样,广大文艺工作者结合各自特点创造性地开展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不同地区、不同门类的文艺工作发展水平不同、工作需求不同、工作方法不同,有时暴露出单打独斗、资源有限以及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建议主管部门在出台的指导性文件中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特别是调动各级文联和艺术家协会、文化艺术基金等组织,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相关活动加强资源统筹与服务保障。比如对慰问演出、结对帮扶等项目,可采取加强东西部省区市联动、扩大辐射范围、探索线上帮扶方式、设立专项文化艺术基金支持等措施,鼓励文艺工作者下基层;对艺术采风、体验生活等工作,可采取项目制跟踪服务,对采风成果转化为文艺精品、斩获国家级奖项的,可追加相应奖励。
  三、进一步加强宣传报道,吸引社会资源加入。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统筹宣传资源,对十年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成果进行集中宣传报道。这一方面可以扩大宣传力、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加入,广泛集结包括民营文艺团体、网络作家、新媒体从业者、文化企业等在内的更多力量参与进来。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团长赵秀君:
  坚持“整剧式”培养  扶持青年戏曲人才
  戏曲是“角儿”的艺术,人才培养是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在广大戏曲工作者努力下,一大批优秀青年演员脱颖而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戏曲界青黄不接、人才断档的问题。但戏曲艺术培养周期长、对从业者要求高,还需更多戏曲人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的人才培养之道。
  应坚持“整剧式”人才培养。“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是中国传统艺术教育以实践为基础的宝贵经验,在当下戏曲传承体系中从未过时。随着快时尚文化的盛行,戏曲人才培养中出现了碎片式、片面化的“人才速成班”,往往是只学一个片段,或是一段唱腔,这令年轻演员对剧中人物的特点和剧情的起承转合缺乏全面思考,在学习过程中也无法更好地掌握艺术中的“精”与“魂”。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从40年前的“百日集训”开始就坚持“整剧式”传承,邀请名师一对一授课,通过先分散学习、提高个人表演能力,再配合集中排练,重视演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与成就,切实将戏曲艺术的传统精髓延续下来。2023年,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举办“张派名剧《西厢记》(改编本)传习班”,仍采用“整剧式”传承模式。目前,该剧已在国家京剧院、上海京剧院、湖北省京剧院排练演出,实现了全剧传承落地。
  此外,“百教不如一练,百练不如一演。”戏曲艺术是实践性艺术,演出是青年演员迅速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才培养环节的重中之重。但青年演员艺术不成熟、戏迷基础薄弱,市场化演出存在困难。为此,很多文艺院团只能“精打细算”地安排青年演员演出,这也影响了青年演员的成长。建议各地出台青年演员演出补贴政策,对当地考核优秀、业务突出的青年演员安排专场演出,并对演出进行成本补贴。同时,鼓励院团实行低票价惠民政策,吸引更多观众关注青年演员、见证青年演员成长。
  (本版内容根据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删减,标题为编者所加,陈璐统筹,刘淼、王伟杰、瞿祥涛参与采写)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