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腔古韵如何唱出时代新声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9-11-22   

乡音版《牡丹亭》剧照    (主办方供图)


朱飞跃(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研究员)


李春荣(安徽省艺术研究院院长)


邹世毅(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程烈清(江西省赣剧院国家一级作曲)


王馗(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


黄振林(东华理工大学师范学院原院长)


卢川(江西艺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蒋中崎(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苏子裕(江西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


龚国光(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员)

    翟  群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使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断推进剧种建设和院团发展,促进戏曲艺术全面繁荣,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抚州市人民政府于10月20日至11月11日在江西抚州共同主办2019年全国高腔优秀剧目展演。
    此次展演汇集了全国有高腔剧种的11个省区,共有来自河北、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山东的17个院团参加,19个剧目(大戏5部、小戏14部)参演。开幕演出为四川省川剧院的《巴山秀才》,该剧由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川剧表演艺术家陈智林领衔主演,与四川省川剧院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刘谊等川剧名家一起,为观众献上喜闻乐见的经典川剧。闭幕演出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是江西省抚州市继盱河高腔·乡音版《临川四梦》之后编排的又一台大戏,该剧深入融合西洋乐器和传统戏曲音乐,既不失传统意韵,又有现代审美的多角度呈现,大大提高了可看性。山东柳子戏《张飞闯辕门》、浙江新昌调腔《闹九江》、湘剧高腔《琵琶记》等均为在经典剧目基础上的整理改编戏,结构紧凑、矛盾冲突尖锐,注重人物塑造,也得到了专家和观众好评。
    11月12日,此次展演的观演专家、各参演院团负责人等召开研讨会。大家认为,此次展演作为近年来首次为高腔剧种搭建的全国性展示平台,生动展现了高腔剧种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的独特魅力,促进了各地高腔戏的交流合作,有效扩大了高腔剧种在全国的影响力,为古老声腔文化如何焕发新时代光彩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戏曲是时代风采的体现
    我们不能仅将戏曲艺术定格在遗产概念上,一味强调如何保护它,应该看到戏曲艺术有着与时俱进的传统,从剧本、音乐、表演到舞台呈现,始终随着时代在变化,闪烁着新一代人的艺术水准和智慧。要发展,首先要推进剧本创作,倡导创作反映时代风貌、社会变迁的现代戏,鼓励有时代高度的新编历史剧。其二要大力度培养地方戏表演人才。现有的348个戏曲剧种很多剧种表演人才匮乏,尤其是一些小剧种,培养表演人才、提升演员艺术技能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要使每个剧种都有体现当代水平的“角儿”。其三利用新时代的科技成果丰富、提升戏曲舞台的功能,以新科技助力唱念做打,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剧体验。
    以戏曲之美赢得观众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民众精神品格、塑造社会良好风气的重要平台。千百年来,中国人往往是通过戏曲明晓家国情怀。但这种教化不应该是大水漫灌式的强灌,而应该像春雨润物般的滴灌;不应是标语口号式的概念堆砌,应是直抵人心的真情流露。戏曲要更大程度以自身的艺术美取胜,因此要提升自己的内生力,变外在强行输血为内在自主造血,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国的戏曲也不应仅以数量取胜,而应以质量取胜,以戏曲的艺术美取胜。那些发展良好,拥有广大群众基础的艺术大家,拥有一批经典名剧的剧种,要自觉承担起传承发展戏曲艺术的历史责任,让戏曲艺术与时代同行,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同步。
    声腔音乐的发展首当突破
    区分剧种的显著标志在于声腔音乐,它是戏曲剧种的DNA。考察当今戏曲剧种声腔音乐创作、编配情况,普遍呈示出一个显著问题,即方向模糊、各行其是,既缺乏音乐理论指导,又缺乏领军人物的整体统率。究其根底,还是音乐理论上对声腔音乐在戏曲剧种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深,未能在继承声腔音乐的同时,进行审慎而大胆的突破性发展。除继承以往本剧种的传统风格外,要不断吸取新的艺术因子,使剧目洋溢出时代气息,在曲调改革中要首重腔词音调关系、节奏关系、结构关系;从改变乐队编制入手,科学调整和健全各种乐器的配置,并加强乐器改革,提高乐队成员的演奏水平。
    注重剧本和唱词结构
    高腔的改革和创新的前提,要有一个好剧本,除内容上适合当今观众的审美外,剧本结构还要适用高腔的形式,如哪里开唱、哪里需要高腔手法渲染情绪。更重要的是唱词结构,要写成“曲牌体”而非板腔体。基本要保持原结构形式,如长短句、帮腔、锣鼓连接转换板式方法。在遵照高腔自身规律的前提下,可以在节奏上改革创新,如帮腔形式可吸收一些独唱、重唱、合唱的手法,原单旋律可适当增加一些多声部。伴奏上除保持打击乐的起腔、接腔、跟腔、收腔样式外,还可以在音色、锣经上改革。由于演出高腔的剧种大多数是多声腔剧种,因此选择有特色的乐器为主奏乐器较为适合。在和声上尽量民族化,不要一味追求丰厚的和声和功能性。
    核心艺术表达不能丢
    高腔作为一种古老声腔,历史渊源深厚,但也很容易因为“古老”而变得老旧,不适应这个时代。多数高腔的特点是锣鼓助节,不用管弦,一唱众和,有其独特样式。一旦加入伴奏器乐,其独特的发声方式可能发生变化。由帮打唱三个重要元素构成的核心艺术表达不能丢。在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任何一个剧种或声腔都是独特的文化资源,不应只看到戏曲的共性,在戏曲走出去的过程中尤其如此,高腔越是能够呈现出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则其为人类认可和共享的可能性越大。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更加自信的文化品格,敢于跟其他剧种和声腔对话。
    契合百姓的审美口味
    经典剧目之所以成功,首先在于其与老百姓的道德审美趣味十分契合。很多弘扬传统美德、歌颂人民智慧的好戏都在把握正与邪、善与恶、忠与奸、真与伪的道德节点上,直指老百姓的心坎。更重要的是,传统戏曲都寄托在对生活概括十分精到、情节提炼十分精彩的故事上,在提炼生活、塑造人物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同样是演王宝钏下嫁薛平贵的故事,京剧批判父亲王允作为高官的门户之见,滇剧《三击掌》则从要断绝父女关系的情感牵扯上,表达为父的痛苦。可见,传统剧种走出去,一定要打破封闭性,一方面通过名家和传承人传剧目、传表演、传唱腔;另一方面借助各种艺术手段和艺术载体,丰富本剧种表现力。此外,通过现代元素,包括互联网技术的支撑,可以争取更多青年观众的喜欢。
    培养年轻观众是大事
    要让传统戏曲焕发新时代光彩,培养青年观众是关乎根本的大事,只有留住了观众,尤其是培养有一定规模的青年观众,戏曲才有传续发展的空间。戏曲进校园是培养青少年观众的有力措施。这一过程中,三方面需要重视,一是剧目选择,宽泛的好剧目与适合进校园的好剧目要区分开,针对低年级小学生要兼顾可看性、娱乐性和时尚性。二是教材编写,各地在开发校本教材时已经把本土戏曲资源融合进来,但由于编撰者戏曲知识有限,导致教材内容不准确、不完整甚至错误百出,这样的教材贻害不浅。建议戏曲专业人士和教育部门协作,编出切实可用的教材。三是演出质量,各演出机构到校园演出,一定要拿出自家最好的阵容,抖擞精神,奉献精彩的演出给孩子。
    提高自身造血功能
    传统戏曲发展有两方面属性,从非遗角度看,主要是传承与保护;从艺术角度看,主要是创作与演出。传统戏曲中有很多是非遗项目,剧团要传承好本剧种的经典剧目,彰显剧种个性;作为综合的舞台艺术,传统戏曲更要在创作演出上下功夫,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奉献给人民。然而,不管是保护还是创新,传统戏曲的艺术生命还是在舞台上,评判标准还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以此审视当前的戏曲振兴,很多非遗项目存在重申报轻保护、重数量缺质量的现象。应当从申报量的增加转变到项目质量的提高上,从注重输血转变到造血能力提升上,在剧目推陈出新上下功夫。
    雅俗共赏,大小结合
    戏曲起源于民间,本质上是俗文化。后经过剧作家和艺人加工,成为雅俗共赏的表演艺术。南戏留下的古老声腔,经明清两代发展走上了两种不同的路子,如昆曲偏雅,弋阳腔偏俗。但昆曲雅中有俗,雅能通俗;弋阳腔俗中有雅,俗不伤雅,两者之间亦能相互转化。针对当下高腔戏曲低迷的局面,应“两头抓”,把“大”“小”演出都抓起来。“大”是指大舞台、大戏;“小”即小舞台、小戏。有专业剧团的,应不断恢复和推出传统经典剧目,引起观众看戏的兴趣;为数不多的民间戏班生存和发展有许多困难,更要大力扶植,为他们提供更多演出机会。民间戏班流行“斗台”,引导得力就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走出雅俗共赏的新路
    本次展演,高腔原始舞台形态得到了很好体现。高腔中唱打帮就是传统的一唱众和,而帮打唱则把帮放在首要位置。《巴山秀才》第三场《屠城》,孟登科猛醒,女声整句长帮,如醍醐灌顶,人物的内在激烈心理活动得以外化。传统剧目的改编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山东柳子戏《张飞闯辕门》、浙江新昌调腔《闹九江》、湘剧高腔《琵琶记》都是在传统剧目基础上进行整理改编,这三台戏结构紧凑、注重人物的内在探索,具备现代意识。雅俗共赏是高腔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下观众的文化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时代呼唤高腔艺术实现雅俗文化的调停与融合。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