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美打动人心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7-03-29   
    中国文化报记者  王立元
    或透过历史的烽烟,展现波澜壮阔的民族记忆;或直指当下,挖掘大时代里的小人物;或以铿锵笔调,展示军队的大事件。周恩来、焦裕禄、母亲邓玉芬、乡村民办女教师秦雅云、麻醉师陈绍洋……随着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的推进,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形象立在了舞台上,也立在了观众心中。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的18台剧目,生动解答了艺术作品如何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来赢得观众喜爱。
    体现时代艺术成就
    《月亮粑粑》是一部现代湘剧,而湘剧是古老的剧种,如何实现湘剧的现代化,导演张曼君动了很多脑筋。《月亮粑粑》融合大量民歌、现代舞蹈,舞台上主唱与群唱、主舞与群舞相互衬托,相互渲染,相得益彰。
    谈到《月亮粑粑》,张曼君说:“戏曲的生活化、古老湘剧的现代化是这部戏的最大特色。”由于弱化戏剧矛盾,着重呈现主人公的美好性格,这部戏的话剧表演分量加重,张曼君特别提到剧中一幕:1997年,由于代课老师转公办老师的申请没有被批准,秦雅云伤心之余不想干了,但是就在这天电视里传来香港回归的直播,看到自己的学生英姿勃发走在驻港部队的最前列,秦雅云激动不已的同时为自己的想法后悔了,她发出嘶哑的一声叫喊,然后双手捂脸,瘫坐在地上。张曼君说这个细节是从生活中来的:“我们在乡下采风时,曾经有个女老师向我们描述过这个情景,这个细节呈现在戏曲舞台上,很有感染力。”
    现实题材的戏曲难写,而淮剧《小镇》知难而上,在继承中进行创新。《人民日报》刊文这样评价:“《小镇》打破了以往戏曲传统的结构样式和表现手段,大胆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与表现主义手法有机结合,将厚重的传统文化和戏曲程式有机融合,使得全剧具有强烈的寓言色彩和象征意味。同时,全剧注重舞台的虚实相生,注重地方特色和地域风情,充分运用淮剧声腔艺术的韵律美感,辅以现代舞美、灯光及多种舞台手段,在给观众理性思辨与启迪的同时,彰显了戏曲艺术的审美张力。”
    剧中主要演员、梅花奖得主陈澄说,作为江苏省三大地方剧种之一,淮剧一直在不断发展,推陈出新,挖掘现实题材,曲调、配器尽量贴近现代,而唱腔又不失淮剧的原汁原味。如此,既能赢得更多观众,又能弘扬地方戏曲文化。“我们的配器、合唱都是非常新颖的,但是人物的唱腔非常贴合人物心理。”陈澄说。
    自觉攀登艺术“高峰”
    一部好戏,剧作是根本,演员是灵魂。看完话剧《从湘江到遵义》,有观众在网上留言:“我真想拥抱一下这帮为英魂重新赋予了生命的人,整体性的史诗呈现,包括那些匆匆倒下没有看清面孔的小红军战士。如果说剧本为这部戏立起了坚挺的骨架,那么表演则使之血肉丰满。特别是几个主要演员,如赵旭、刘劲、洪涛等,演技老辣、情感真挚,极具震撼力。”
    这18部戏汇聚了众多艺术名家,包括于魁智、贾文龙、魏积安、奚美娟、王平、曾昭娟等。他们在艺术上孜孜以求、不断跨越,以戏为传承的桥梁,将不断攀登艺术“高峰”的精神传递给年轻人。
    京剧《康熙大帝》中,王平注重发挥自身文武老生的优势,运用武技绝活,还原了康熙“马上皇帝”的风采。王平说:“我在剧中几个动作性很强的段落,如翻身、枪花、出手、亮相,下了功夫。那段耍辫更是活用和继承了天津京剧院前辈在《火烧望海楼》中的绝活。”天津京剧院在《康熙大帝》中还注重培养及向戏迷推荐青年演员,该剧主要角色多由年轻人担纲,如梅花奖获奖演员、程派青衣吕洋饰演淑妃,“青京赛”金奖得主王嘉庆、阎虹羽、黄齐峰分别饰演噶尔丹、兰儿、费扬古。“吕洋、王嘉庆、阎虹羽、黄齐峰等青年演员的表演各具优长,他们的唱、念、做均从人物的性格出发,呈现出浓郁的流派特色。”王平说。
    作为201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剧目中的唯一舞剧,舞剧《家》的演员大多是“80后”“90后”。主演索晶星给自己立了一条标准:不是我去演觉新,而是我就是觉新。“在开始的塑造角色阶段,对人物不理解时,只能反复琢磨,落实在一个回头、一个转身、一个眼神上。通常排练时,衣服都会湿好几件。如果确实是自己所不能理解的,就会一直与导演沟通,甚至有时候思考一晚上,吃饭睡觉也不放过。”索晶星说。
    回归艺术本体
    “没有大制作,戏曲舞台美术创作也照样出好作品、出精品,是此次展演给人的直观印象。那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舞台奢靡之风得到了遏制。文化部举办的中国艺术节和文华奖评选的重要导向作用已经见到成效。”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于少非说,“戏曲新编历史剧一般采用的是风格化舞美设计,比如《康熙大帝》的舞美,就很好地运用了贯穿平台与天幕景结合的装饰性的设计方法,舞台气势很大,又很简洁;晋剧《于成龙》的舞美设计,格调高雅,空灵而大气。”
    中央戏剧学院原院长徐晓钟说:“话剧《麻醉师》的二度创作也是精彩的。看戏前,我曾担心,一台表现医院的戏的景怎么弄?观后很意外,舞美设计秦立运、灯光设计刘文豪用浓郁的色彩、圆形转动的景片,呈现出经过美学处理的、带有象征意味的医院内外——手术室、办公室与森林的景观和舞台空间。作曲家石松的音乐统一在全剧的美学风格之中,既有正气凛然的恢弘,又有人性抒发的抒情。”
    音乐剧《烽火·冼星海》一大亮点是运用了国际艺术舞台上热门的全息投影技术,这种艺术手段打破了以往视频影像与戏剧内容“两张皮”的现象。观众不仅看到了冼星海的“家书”,还看到了炮火纷飞的太行山、雄伟奔腾的黄河,在剧场也能“无缝连接”到冼星海所在的时代,与主角人物同悲共喜。“这一技术弥补了传统舞台背景的空间局限,也能把戏以外的内容呈现出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人物和剧情。”舞美设计梁溪清说,这部戏里的全息技术的使用并非为了“炫”,而是为了更深层次地表现在抗日救国的氛围下用音乐作为武器的主题。“根据剧情的需要,在舞台背景的虚实和大小之间做到‘量体裁衣’,才能做到‘让舞美说话’。”梁溪清说。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