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审判日》:锻炼本土队伍,鼓舞人民前进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1-11-30   

  音乐剧《审判日》,11月26日至27日在山东烟台大剧院首演。这是烟台市文化艺术中心、烟台市歌舞剧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成果,聚焦20世纪40年代当地发生的“杨禄奎事件”,生动还原了烟台解放初期的社会风貌,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不变的为民初心。
  烟台观众刘晓菲看完表示,杨禄奎在烟台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他的不幸遭遇,数十年来引发几代人的叹息。在党的坚强领导和鼎力支持下,杨禄奎的家庭最终赢得尊严,维护了正义。《审判日》是讲述烟台历史故事的好作品,不仅在于创新用音乐剧的形式展现历史题材,更因为该剧大胆起用本土演职员,为烟台文艺事业今后的进一步繁荣,打下了基础。
  蹲点采风,透过历史的尘烟

  《审判日》所审判的对象,是美国人史鲁域琪。
  1947年5月,烟台人力车夫杨禄奎被史鲁域琪开车撞倒致死。事发后,史鲁域琪企图逃逸未果,之后又百般狡辩,拒不认罪,激起当地百姓强烈愤慨。彼时,烟台刚解放不久,社会情况复杂。中共烟台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市总工会,依法办事、据理力争,向史鲁域琪所在机构提出严正抗议,并为杨禄奎家属争取权益。
  历经多次谈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烟台市人民政府,为杨禄奎家属赢得尊严,史鲁域琪所在机构支付赔偿和抚恤金,登报道歉。之后,烟台市地方法院成立临时法庭,对史鲁域琪进行公开审判。
  “杨禄奎事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首次对外国人进行审判,在我国法治建设历史和胶东革命斗争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被当时媒体称为“正义的胜利”。
  《审判日》的基本剧情,均围绕史实展开。包括序曲中对解放区美好生活的描写,车祸突然发生导致杨禄奎不幸离世,烟台市人民政府等为死者家属多方奔走,3次艰难的谈判,最终正义胜利,迎来悲喜交加的泪水,人民的尊严得到彰显。
  编剧之一张积强,是山东歌舞剧院院长、山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常年从事歌剧、音乐剧的创作以及院团管理工作。他告诉记者,《审判日》的创作酝酿已有几年时间。此前,他也听说过“杨禄奎事件”。2019年以来,遵循严谨细致的原则,张积强多次带领团队相关人员,到烟台采风,包括进一步了解事件来龙去脉、与街头巷尾的老年人交谈、对烟台有关史料和当事人后代进行采访等。
  “当时烟台已经解放,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张积强说,事件中史鲁域琪对人权的冷漠,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将人民放在心头的对比,激起了他的“创作冲动”。具体写作的一年多时间,编剧团队将每个字、每句唱词,均按照文学作品标准打造,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记在心里。
  住在剧场,珍惜每一次改变

  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文艺工作者打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底。
  首演之前,《审判日》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集中排练。烟台市文化艺术中心因自身实力有限,对演出队伍进行灵活调整,包括地方戏曲演员跨行上台,演音乐剧。目标只有一个:出精品,尽可能向高峰迈进。
  虽然是地级市文艺院团,烟台市文化艺术中心的演职员从精气神到职业素养,丝毫不落下风。特别是大家的敬业精神,让部分外请主创十分感动。
  《审判日》总导演邱晓晨,是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音乐舞蹈研究所副所长。她说,可能演员的水平有高有低,但排练期间大家都是用心对待。有几位演员,因时间紧、排演任务重,后期连续多天吃住在剧场,加班加点练习,唯恐给剧组拖后腿。
  该剧主演于海洋,接到出演任务后,第一时间跑去图书馆,将事件原型的人物传记和相关历史记载,读了两遍。后期排练,因疫情原因无法赶到现场,就通过线上视频平台,与大家“隔空合成”。
  史鲁域琪的扮演者贾鹏飞,白天在剧场排练,晚上回家饭后,还要自己“加课”,反复揣摩人物的内心状态。有时为了演好一个动作,他半夜还要给主创打电话,不问明白不罢休。
  “演出是文艺院团的中心工作环节。”张积强认为,院团的生命线在于排戏,排戏的基础是锻炼培养人才。《审判日》创作中,全体剧组人员不计名利,眼睛瞄准业内的“高峰之作”,全身心投入,让人看到了文艺工作者该有的情怀和执着精神。
  人才梯队工作做不好,院团发展的根基就不牢固。相比《审判日》的创作,烟台当地对青年人才的重视更引人关注。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玲说,烟台近些年的艺术创作经验表明,必须通过一部戏的创作,锻炼一批人才;通过一批人才的成长,为院团今后的长远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演出获赞,未来的路还很长

  烟台大剧院的会员观众彭云灿,也是《审判日》首演的观众之一。最近5年时间,彭云灿年均在烟台大剧院看演出超20场。她认为,《审批日》最突出的特点,是将好听好看的音乐剧形式,与本土历史故事进行嫁接。剧中演员的表演,不能说尽善尽美,但也充分展现了烟台专业文艺队伍的风采。期待主创团队能将作品进行多版本排演,走进学校、社区或者企业演出,让更多年轻人铭记这段历史,感悟党的初心。
  中国音乐剧协会原副会长、评论家王道诚说,《审判日》是纪念胶东红色土地英雄的一部优秀作品。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牢记住党的力量在人民心中。该剧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为人民伸冤、维护正义为主线,在观众心中掀起思想狂澜,是弘扬民族精神、唱响爱国主义的教科书。
  原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陈鹏表示,《审判日》从国家与民族的高度,阐释了自信自强的重要意义,立意高远,与时代有较精准的契合度。通过对特定历史事件的文艺化表达,能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时,该剧的剧本创作,抓住了核心问题,即“敢不敢抓”“能不能审”“是否心服口服”等,让整部作品在欣赏中十分流畅,剧情衔接自然。
  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祖玲介绍,过去几年,烟台市文旅系统坚持提高组织化程度,集中力量、集聚资源,推出了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艺术震撼力强的大作力作,努力形成文艺创作生产的高峰。下一步,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合点,烟台在文艺创作领域拟继续坚持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坚持内容为王、创意致胜,提高文艺原创能力,在探索中突破超越,在融合中出新出彩,着力增强文艺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
  (文中配图为《审判日》剧照,均由苏锐拍摄)
  责编:吴敏
  作者:苏锐 来源: 文旅中国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